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江门:在学习教育中奋力答好民生答卷
  • 2025-09-10 09:39:15
  • 来源: 台山发布
  • 发布机构:台山政府网
  • 打印】   【字体: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门市各县(市、区)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广大党员干部持续转变作风,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重要抓手,及时响应需求、解决问题,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的实效。

蓬江区 

聚焦“一老一小”、基层治理与便民服务

增强群众获得感

  蓬江区坚持以学促干、以改增效,将问题整改与为民办实事紧密结合,推动一系列惠民利企举措落地见效,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民生需求。集中整治“校园餐”领域问题,建立健全9项食材采购、资金使用、陪餐监管等制度机制,推进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食堂供餐服务资格重新招标,选定5家集体配餐企业,10所学校食堂交由市、区两级国资企业承包,食材成本占比提高至70%,获师生家长广泛好评。出台《江门市蓬江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制度(试行)》等4项养老管理制度,推动“益食堂”长者饭堂在象山社区启动社会化运营,创新“社区公司主导+国资企业托底+社会企业辅助”模式,组建“送餐小分队”提供上门送餐及生活帮扶服务,着力解决独居老人生活难题。

微信图片编辑_20250910084824.jpg

△“益食堂”长者饭堂在象山社区启动社会化运营。

  聚焦基层治理模式创新。精准破解占道经营影响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等难题,通过“引摊入市”举措,将天沙三路北郊市场周边约200户流动摊贩集中迁入摩创园夜市,实现城市管理、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多方共赢。积极创新服务机制,探索“政府政策支持+国企/村(社区)主导+融资保障+项目肥瘦搭配”新路径,推出财政奖补、用地激励等“组合拳”,全面推行“保姆式”“保安式”服务,让项目“拿地即动工”。杜阮万洋科技城改造项目仅用4个月即实现从交地到动工,同步完成“四证齐发”,创下重点项目审批建设“新速度”。

  聚焦深化窗口便民服务。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牵头通过接访、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一线收集意见,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针对群众“上班没空办、午间无处办”的时间错位难题,动态开设周末办证专场、工作日午间不间断服务,满足群众“随时办、及时办”的服务需求。针对身份证换证量增加、群众扎堆办证等问题,协调邮政部门携设备到村(社区)、学校设便捷办证专场,优先覆盖偏远、老年人口较多的乡村,将便民服务延伸至偏远乡镇,让群众得便利、见实效。

江海区 

精准施策促发展

人才招引、企业服务与民生融合见实效

  江海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入学习教育全过程,聚焦人才引育、企业服务、民生融合精准施策,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效。

  人才招引提速。组建5支小分队奔赴西南、西北、华南、华中、东北地区,走访74所高校,开展融合活动超百场,促成校地签约14份,招引大批人才(博士1人、硕士85人、本科468人)。其中,兰州大学博士郭林川被政府暖心服务打动,选择扎根辖区企业崇辉半导体。组织“青春启航·才聚江海”活动,吸引来自18所高校的师生沉浸式体验侨乡文化、探访智造企业,推荐237名大三学生到重点企业实习。首创“政策宣讲+企业直聘+城市体验”模式,组织毕业生参观生产线并现场面试,吸引超200人参与,20人对接成功。

  企业服务增效。成立江海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区领导担任“首席服务员”,协调形成服务闭环,实现1日内响应转办,简易诉求1日内办结。推行涉企检查“综合查一次”、设立“综合服务日”,首批企业月均调研降至1次以内。推出“企业点单·企服上菜”,集成5大领域78项服务,先后开展产业链对接等活动20场,走进企业举办3场“综合服务日”,司法、税务等多个部门“一站式”解难,覆盖企业超400家次。

  民生融合升温。组建涉企法律服务站点、人民调解委员会,落实矛盾纠纷“五必报”;引入无人机巡防,发动“红袖章”义务巡逻,全区刑事治安警情、信访量连续两年均下降超23%。推出居住、社保、入学69项新市民服务清单,覆盖2万人次;建成17个工会爱心驿站,服务超1万人次;设置150个新就业群体停车位,有效解决“小哥”停车难问题;开展暑期“官方带娃”行动,惠及职工子女1442名。在全市率先出台《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实施办法》,办理重点建议72件;推行“周三下基层日”,组织300家单位下沉网格,招募志愿者3万余名,募集爱心资金1800万元。

微信图片_20250910084852.jpg

△江海区开展暑期“官方带娃”行动,惠及广大职工子女。

新会区 

坚持学用结合

推动招商引资与养老服务质量双提升

  新会区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干,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招商引资与养老服务成果突出,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服务双提升。

  推动招商引资。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今年以来举办或参与各类招商推介及产业对接活动约90场;设立区级招商股权投资基金,实现从“政策优惠”向“资本赋能”转变,通过“以投促引”模式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今年以来,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50个,计划总投资392.9亿元,其中引进粤港澳大湾区内(不包含江门)项目22个,计划投资额72.74亿元;引进长三角地区项目2个,投资额30.03亿元,新会大湾区产业协同关键节点地位进一步巩固。

  织密助餐网络。创新“政府引导+企业让利”模式,动员粤喜社区厨房、邑喜庄园等13家区内优质餐饮企业让利经营,打造“葵乡银龄爱心餐桌”惠民项目,为长者提供多元、实惠营养餐食。在优先保障长者需求基础上,服务延伸至社区居民,助力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实现“全龄友好、普惠优享”服务。目前,全区设立老年助餐服务点58个,覆盖11个镇(街),日均供餐超700餐,今年以来累计服务约19.5万人次。

  深化医养结合。创新公立医院托底医养结合模式,融入中医特色服务,推动新会区养老中心建成医疗区(350张床位)与养老区(650张床位)深度协同的医养综合体。面向新会区户籍及常住老人提供康养服务、医养服务、日间托养等多元化服务,构建起覆盖机构、社区、家庭的立体化养老网络,实现从院内专业照护到居家贴心服务的无缝衔接。自2024年10月以来,累计开展医疗保健服务、义剪及健康宣教等活动42场,惠及长者约750人次。

微信图片_20250910084858.jpg

△新会区推动区养老中心建成医疗区与养老区深度协同的医养综合体。

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 

动真碰硬、彻底整改

以作风建设化解民生难题

  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动真碰硬、彻底整改,以作风建设化解民生难题,推动民生服务落地见效。

  攻坚“登记难”。针对不动产登记难题,将相关问题纳入专项工作台账,设立专窗集中攻坚,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系统梳理堵点,创新采用“证缴分离”原则推进工作。截至9月1日,已成功办结不动产权证310户,有效化解群众历史遗留问题。

微信图片_20250910084904.jpg

△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设立专窗集中攻坚,为群众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题。

  疏堵治摊办实事。围绕交通梗阻问题,全力推进侨安路等多条“断头路”的贯通工程,东宁路、侨安路及侨光一巷3条城市支路全面建成通车,有效缓解陈宜禧路等周边道路拥堵情况,惠及东区5个小区超万名居民,精准治理成效持续显现。聚焦流动摊贩管理难题,台城街道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搭建AI智慧城管平台,实时分析占道经营等行为,先后投入15万元改造桥湖社区北郊市场基础设施、拆除违建并设立“潮汐市场”,升级改造明珠苑临时疏导点并设置84个标准化摊位和24个流动摊位,通过“疏堵结合”举措破解治理难题。

  优化社区服务。聚焦电动自行车数量激增衍生的充电难、乱停放、飞线充电等治理痛点,台城街道通过政府统筹、政企共建模式,在城市公共区域、老旧小区推进智能充电设施建设,累计建成充电站367个、充电端口约7500个,有效缓解群众“充电远、充电难”问题。积极推行“社区合伙人”机制,整合8家社区饭堂资源,引入涵盖餐饮、物业、家政等领域的37个市场主体,服务超4500人次;围绕居民高频需求,培育“AI辅导室”“健康驿站”等系列常态化服务品牌,增强群众归属感。其中,冲蒌镇创新“中心+机制+平台”基层治理体系,以集成化服务中心实现群众诉求“一窗解纷”,依托“七步工作法”和精细化台账推动矛盾高效化解。今年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100%,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开平市 

精准破解就医、助餐、预约难题

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开平市聚焦群众在医疗服务、养老保障、政务服务等领域反映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服务提质增效,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破解群众“就医难”问题。将入院办理等高频事项集中至护士站数字化平台,实现“5分钟极速办理”,同步推行分时段云端预约,患者就医满意度从78.08%跃升至95.06%。建成并投用“云影像平台”,以数字化存储替代传统胶片,缩短取片时间、节省患者费用;推进区域医疗机构影像互联互通互认,避免群众重复检查,减轻就医负担。全面整合医疗机构停车资源,通过将职工停车场改造为患者专用免费泊位,推行“潮汐车位管理”模式,增设标识引导,院区拥堵时长同比下降50%。

  破解群众“助餐难”问题。采用“政府搭台建设、社区积极参与、企业让利运营”模式,引入商超、餐企等社会力量,保障助餐服务可持续。在江门首创“社区+商超”模式,打造“小开社区饭堂”,推出10.8元“两荤两素+饭+汤”长者套餐,特殊困难群体享8.8元优惠,同步提供3—5元暖心套餐;探索“社区+餐企”模式,开设“小开暖心餐桌”,供应5元“现烤面包+原味豆浆”早餐,特困、低保群众购3件现烤面包享6.8折。截至目前,长者助餐项目已覆盖40多个村(社区),累计为4万多名长者及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助餐优惠服务。

  破解群众“预约难”问题。协调行政服务中心各进驻部门增加线上线下号源数量,动态调整行政服务供给,其中针对社保业务,线上预约号源由60个增加到80个,群众平均等候时间从35分钟压缩至20分钟以内,推动高频事项即来即办。整合签合同、查册、办证等全业务环节,协同多部门破题,不动产登记专场惠及3幢问题楼的92户群众。辖区行政服务中心推出“中午不打烊+周末延时”服务,精准破解上班族办事难题,以政务服务“加速度”换来群众“满意度”。

微信图片_20250910084910.jpg

△开平市多部门联合组建政务服务志愿服务队开展“交房即发证”专场服务活动。

鹤山市 

提升养老、医疗、残疾人服务水平

传递民生温度

  鹤山市坚持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民生工作“动力源”,锚定养老服务、医疗保障、残疾人帮扶等群众身边事、心头事,让群众直观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推进“银鹤暖心院舍”项目,推动公办养老机构“由内而外、由里及表”全面提升,对接热心人士、企业捐赠公办养老机构冷暖空调合共271台,惠及长者510人。投入财政资金300万元,发动社会企业捐赠和捐建工程建设资金超440万元,2025年计划投入537.81万元继续对5家公办养老机升级改造,优化居住环境。推行“一日一鸡蛋一牛奶”,实现精准补充营养、科学膳食养老;落实“包保”陪餐制度,民政部门班子成员和属地镇(街)分管领导以亲身体验促进膳食改善提升。

  大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全面启用鹤山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床位增至800张,配备3.0T MRI等20余台先进设备,日接诊能力提升至3000人次;推进10家镇(街)卫生院住院环境全面升级。推动全市二级医院100%接入省检查检验互认平台,县域内互认项目达50项,大幅降低患者重复检查费用;“出生一件事”办理材料压减72%,办理时限缩短70%,累计办理150例;开设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融合中西医特色疗法,助力群众科学管理体重。

  用心服务残疾人群体。积极推动“高效办成服务残疾人一件事”联办事项,全面掌握全市7700多名残疾人生产生活和家庭情况,及时打破系统堵点难点问题,组织爱心义卖帮助残疾人销售手工艺品,成功推荐就业16人,扶持5户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和自主创业资金2.5万元,实现就业增收;开展鹤山市残疾人乌龟养殖技术培训班,为50名残疾人提供上门技术指导和发放龟苗等实训物资,助力农村困难残疾人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为21名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免费上门评残服务,推动完成2025年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22个(户)。截至8月底,通过推动残疾人办事“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端受理、一次办理”,为残疾人群众办成事项498件。

微信图片_20250910084916.jpg

△鹤山市残联工作人员到残疾人家庭就发展生产和自主创业情况进行中期回访。

恩平市 

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

打造暖心便民新体验

  恩平市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发力,积极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切实为市民提供更有温度、更有速度、更有精度的民生服务。

  政策咨询“零距离”。针对群众获取政策信息渠道分散、办事流程不清晰等问题,恩平市民政局依托DeepSeek大模型技术,整合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婚姻登记等多项政策内容,推出“恩平智慧民政AI助手”提供24小时在线答疑服务,平台上线即成市民“民生小智库”,实现民生政策“零门槛”触达。

  长者食堂更暖心。推动全市19家长者食堂为32个村(社区)的老人提供“一刻钟”助餐服务,5家公立养老机构加推牛奶、粗粮、水果等营养膳食,让老人吃出“幸福味”。东成镇锦江社区长者食堂上线“智慧养老”结算平台,刷脸秒付惠长者,系统同步自动抵扣政府补贴,并支持子女代付,日均服务达200人次。

  政务服务多元化。恩平市公安局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推出“上门办”,今年以来累计惠及超千名群众;解决上班族、学生“办事时间冲突”难题,实行“午间办+周末办”,工作日午间及周六上午服务不断档,已办业务超1000件;同步在辖区行政服务中心、邮政网点投用智慧办证一体机,集成拍照、指纹录入等功能,平均10分钟办结,让群众切实感受政务服务便利与温度。

微信图片_20250910084923.jpg

△恩平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在社区举办身份证办理服务专场活动。

  便民就医优体验。恩平市人民医院等2家医院开设夜间门诊,组织乡镇义诊56次。推广“线上+自助”服务,医保移动支付等覆盖22万人次,医共体影像中心处理报告超580份。同时,上门护理194人次,投放共享轮椅4131辆,“两癌”筛查惠及2205名妇女;举办3场中医药夜市服务6000余人,并组织党员服务队下乡义诊,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