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台山的宝贵财富。在南海之滨的台山,300余头中华白海豚逐浪嬉戏,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洋生态的“活指标”,中华白海豚种群在台山的繁衍生息,既是海洋生态向好的见证,更是这座滨海城市以法治之力、科学之策、全民之志守护碧海蓝天的生动实践。
自2018年起,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确定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为“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今年公历4月20日是第八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今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亮相,中华白海豚成为大湾区生态名片。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台山深知,保护白海豚的关键在于守护其栖息地的完整性。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这片107.477平方公里的海域,是白海豚世代栖居的“家园”。近年来,台山以系统性思维推进生态治理,构建起“执法联动+司法护航+科普宣传”的全链条机制,为中华白海豚筑牢海洋生态屏障。
系统治理护碧水 织密海洋生态保护网
近年来,中华白海豚在赤溪大襟岛附近海域频繁造访,不仅是海洋生态向好的“风向标”,更是台山执法亮剑、守护碧海蓝天的生动见证。
去年,江门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台山大队(以下简称“海洋执法台山大队”)与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处”)建立保护区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成立“联合执勤点”,严厉打击保护区海域内的非法用海、非法捕捞等行为。
海洋执法台山大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及上级管理部门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渔业执法检查工作。
2024年,海洋执法台山大队与该保护区管理处多次在保护区范围内开展联合巡查执法行动。重点结合“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休渔期专项执法行动、涉渔“三无船舶”专项整治执法行动等,突出重点,强化海上综合执法,严管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重点海域,全力保障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洋生态环境。今年年初,双方更是达成共识,综合运用日常巡逻和专项打击方式,发挥管理处巡航管护、属地海综部门执法巡逻、江门海综部门日常监管等作用,决定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联合执法巡查行动,加强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日常执法巡查管理工作。目前,今年已经开展过2次联合执法巡查行动。
近年来,赤溪镇也在积极地行动。通过联合海洋综合执法大队、海警、公安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该镇大力整治近海水域乱象。截至目前,已累计打击 “三无” 船舶超550艘,清理蚝排19310平方米,有效遏制了非法捕捞、违规作业等行为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建设镇级污水处理厂,实现生活污水100%达标排放,从源头上为中华白海豚创造宁静、稳定的栖息空间。
司法护航筑屏障 高质效法治守护生命线
保护海洋生态,法治是最坚实的铠甲。台山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为驱动,为白海豚撑起司法“保护伞”。
去年,江门市检察院、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检察院与保护区管理处联合签订了《关于建立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并在位于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赤溪镇的保护区管理处设立了“中华白海豚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站”,推动检察机关与保护区管理机构加强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以高质效公益诉讼检察履职守护中华白海豚,维护生物多样性。
重拳惩治,让破坏者“痛到不敢再犯”。针对台山海域面积大、违法用海、非法捕捞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检察院立足法律监督主责主业,研究推进海洋检察共治新模式“澄川”专项行动,成立海洋检察工作室,一体化办理涉海“四大检察”案件。
近年来,该院共办理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涉海案件219件,通过办案依法惩治非法捕捞、走私等犯罪分子109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清拆非法占用海域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清拆导陷插网陷阱等非法捕捞设施3000多米,替代性海洋修复增殖放流虾苗5.5亿尾。如在办理林某某等人非法捕捞案件时,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获得审判机关支持,判令被告人增殖放流斑节对虾54649.55万尾,及时修复包括中华白海豚在内的海洋生物生存环境,有效实现了惩治违法犯罪与修复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双重效果。该案件被“两高”联合评为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同时,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检察院坚持部门联动,牵头海洋行政职能部门座谈研讨,推动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近年来,该院分别与海警、海事、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沿海镇政府等部门先后联签《关于加强检警协作配合工作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加强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海洋治理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强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涉渔乡镇自用船管理配合协作机制(试行)》等协作机制,凝聚海洋治理共识和保护合力。
全民共守绘新篇 凝聚海洋保护同心圆
保护白海豚,是一场需要全民接力的“马拉松”。台山以科普宣教为纽带,推动保护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个公民成为海洋生态的守护者。
校园育苗,播撒蓝色希望。在赤溪镇,白海豚科普馆变身“少先队员之家”,学生们通过生态课堂、模型制作、绘画比赛,近距离认识“海上大熊猫”。2024年,“豚聚大湾区 童心绘生态”活动吸引千余名青少年参与,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碧海银豚,生态文明的种子悄然生根。
渔民转型,共筑护海防线。针对传统捕捞群体,台山强化对涉渔船舶的宣传与管控,成功引导船舶主自发成为 “海洋环境卫士”,让大家自觉减少船舶污水排放、规范船舶停靠,从细微处改善海洋环境。
社会联动,守护蔚蓝家园。例如,赤溪镇积极开展海域岸滩海洋垃圾清理工作,每年组织以“不留白色污染 守护碧海蓝天”为主题的志愿活动。同时,持续深化河道治理,2024年累计清淤长度达21.77公里,清除淤泥、杂草、垃圾及漂浮物总量约22.3万立方米,使海域岸滩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满足中华白海豚对优质栖息环境的需求。
制度之智、法治之严、人文之美,书写了中华白海豚保护的台山经验。如今,碧波之上,白海豚跃动的身影,正是对这座海洋之城生动的礼赞。未来,台山将继续锚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让“海上大熊猫”与人类共享碧海蓝天,为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智慧。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